《浮生六记》是沈复(1763年—1832年),作者生活在余裕的人家,居住在苏州的沧浪亭,“事如春梦了无痕”,这本书正是沈复“浮生”的缩影,摘取了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刻缀集而成。它以夫妇二人的生活为主线,记录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漫游经历,并没有遮掩家庭内部的龃龉,将夫妇二人不为家人所容,以致客居在外的感伤经历都记录了下来,真实而丰富地展示了当时普通人的人生际遇与生活环境。这种对家庭内部矛盾的直接书写,其中涉及古代生活艺术、家庭伦理、经济文化、山水游历等多方面的内容,使得这本书被人们称为“小《红楼梦》”。

一部秀恩爱的小说,前半生,狗粮中的极品、古代爱情小说的奇葩、宠妻狂魔。
一部后半生如列夫-托尔斯泰(1828年9月9日-1910年11月20日)《安娜-卡列尼娜》所说的一样,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 

文学大家俞平伯说:“《浮生六记》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,只见明莹,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;只见精微,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。然而我自信这种说法不至于是溢美。想读这书的,有能辨别的罢。”

浮生若梦,为欢几何

林语堂赞芸娘(沈复的妻子)为“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”。
粗茶淡饭间,亦有诗意;一颦一笑处,皆是欢乐。如此生活,当是神仙日子也!

清代的生活原文摘抄

是年七夕,芸设香烛瓜果,同拜天孙

七月忘(七月十五),芸备小酌,拟邀畅饮。但见隔岸萤光明灭万点,梳织于柳堤蓼渚(liaozhu 草本植物)间,余与芸联句以遣闷杯,逾联逾纵,想入非夷,随口乱道。

中秋日,至间壁之沧浪亭,过石桥,进门折东,曲径而入。叠石成山,林木葱翠。携一毯设亭中,席地环坐,守者烹茶以进。一轮明月已上林梢,浙觉风生袖底,月到波心,俗虑尘怀,爽然顿释

春日,必挈芸拜扫,芸见地下小乱石有苔纹,斑驳可观,曰”以此叠盆山,较宣州白石为古致“

时方七月,绿树阴浓,水面风来,蝉鸣聒耳。邻老又为制鱼竿,与芸垂钓于柳阴深处。日落时,登土山观晚霞夕照,随意联吟,有“**兽云吞落日,弓月弹流星**”之句。少焉,月印池中,虫声四起,设竹榻于篱下,老妪报酒温饭熟,遂就月光对酌,微醺而饭。浴罢,则凉鞋蕉扇,或坐或卧,听邻老谈因果报应事。三鼓归卧,周体清凉,几不知身居城市矣。

九月花开,又与芸居十日。篱边倩邻老购菊,遍植之。吾母亦欣然来观,持螯对菊,赏玩竟日。芸喜曰:“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,买绕屋菜园十亩,课仆妪,植瓜蔬,以供薪水。君画我绣,以为诗酒之需。布衣菜饭,可乐终身,不必作远游计也。”余深然之。今即得有境地,而知己沦亡,可胜浩叹!

离余家半里许,醋库巷有洞庭君祠,俗呼水仙庙。回廊曲折,小有园亭。每逢神诞,众姓各认一落,密悬一式之玻璃灯,中设宝座,旁列瓶几,插花陈设,以较胜负。日惟演戏,夜则参差高下,插烛于瓶花间,名曰“花照”。花光灯影,宝鼎香浮,若龙宫夜宴。司事者或笙箫歌唱,或煮茗清谈,观者如蚁集,檐下皆设栏为限。余为众友邀去,插花布置,因得躬逢其盛。

归家向芸艳称之,芸曰:“惜妾非男子,不能往。”余曰:“冠我冠,衣我衣,亦化女为男之法也。”于是易髻为辫,添扫蛾眉;加余冠,微露两鬓,尚可掩饰;服余衣,长一寸又半;于腰间折而缝之,外加马褂。芸曰:“脚下将奈何?”余曰:“坊间有蝴蝶履,大小由之,购亦极易,且早晚可代撒鞋之用,不亦善乎?”芸欣然。

旅游胜地幻想

    余尝曰:“惜卿雌而伏,苟能化女为男,相与访名山,搜胜迹,遨游天下,不亦快哉!”
    芸曰:“此何难,俟妾鬓斑之后,虽不能远游五岳,而近地之虎阜、灵岩,南至西湖,北至平山,尽可偕游。”

闲情记趣,兴趣之广

有关插花和园艺手法原文摘抄

1、会插花之法

余忆童稚时,能张目对日,明察秋毫;见藐小微物,必细察其纹理,故时有物外之趣。

及长,爱花成癖,喜剪盆树。识张兰坡,始精剪枝养节之法,继悟接花叠石之法。

花以兰为最,取其幽香韵致也,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。
次取杜鹃,虽无香而色可久玩,且易剪裁。以芸惜枝怜叶,不忍畅剪,故难成树。

惟每年篱东菊绽,秋兴成癖。喜摘插瓶,不爱盆玩。非盆玩不足观,以家无园圃,不能自植,货于市者,俱丛杂无致,故不取耳。

其插花朵,数宜单,不宜双,每瓶取一种,不取二色。瓶口取阔大,不取窄小,阔大者舒展不拘。自五七花至三四十花,必于瓶口中一丛怒起,以不散漫、不挤轧、不靠瓶口为妙,所谓“起把宜紧”也。或亭亭玉立,或飞舞横斜。

    花取参差,间以花蕊,以免飞钹耍盘之病。
    叶取不乱,梗取不强,用针宜藏,针长宁断之,毋令针针露梗,所谓“瓶口宜清”也。
    视桌之大小,一桌三瓶至七瓶而止,多则眉目不分,即同市井之菊屏矣。
    几之高低,自三四寸至二尺五六寸而止,必须参差高下,互相照应,以气势联络为上。
    若中高两低,后高前低,成排对列,又犯俗所谓“锦灰堆”矣。
    或密或疏,或进或出,全在会心者得画意乃可。

2、会剪裁之法

若以木本花果插瓶,	剪裁之法(不能色色自觅,倩人攀折者,每不合意),必先执在手中,横斜以观其势,反侧以取其态;相定之后,剪去杂技,以疏瘦古怪为佳。再思其梗如何入瓶,或折或曲,插入瓶口,方免背叶侧花之患。若一枝到手,先拘定其梗之直者插瓶中,势必枝乱梗强,花侧叶背,既难取态,更无韵致矣。

折梗打曲之法,锯其梗之半而嵌以砖石,则直者曲矣;如患梗倒,敲一二钉以管之。即枫叶竹枝,乱草荆棘,均堪入选。或绿竹一竿,配以枸杞数粒;几茎细草,伴以荆棘两枝。苟位置得宜,另有世外之趣。若新栽花木,不妨歪斜取势,听其叶侧,一年后枝叶自能向上,如树树直栽,即难取势矣。

点缀盆中花石,小景可以入画,大景可以入神。一瓯清茗,神能趋入其中,方可供幽斋之玩。

3、会园艺布局
若夫园亭楼阁,套室回廊,叠石成山,栽花取势,又在大中见小,小中见大,虚中有实,实中有虚,或藏或露,或浅或深。

不仅在“周回曲折”四字,又不在地广石多,徒烦工费。或掘地堆土成山,间以块石,杂以花草,篱用梅编,墙以藤引,则无山而成山矣。
大中见小者,散漫处植易长之竹,编易茂之梅以屏之。
小中见大者,窄院之墙宜凹凸其形,饰以绿色,引以藤蔓,嵌大石,凿字作碑记形,推窗如临石壁,便觉峻峭无穷。虚中有实者,或山穷水尽处,一折而豁然开朗;
或轩阁设厨处,一开而通别院。实中有虚者,开门于不通之院,映以竹石,如有实无也;设矮栏于墙头,如上有月台,而实虚也。

至深秋,茑萝蔓延满山,如藤萝之悬石壁,花开正红色,白萍亦透水大放,红白相间。神游其中,如登蓬岛。置之檐下,与芸品题:
此处宜设水阁,此处宜立茅亭,此处宜凿六字曰“落花流水之间”,此可以居,此可以钓,此可以眺。胸中丘壑,若将移居者然。

4、兴趣与取舍
堂弟妇,催妆时偶缺珠花(给的聘礼,实际很贵重),芸出其纳采。
不爱珍宝首饰,爱破卷残画,兴趣与作者相同

每日饭必用茶泡,喜食芥卤乳腐,又喜食虾卤爪。戏曰:”狗无胃而食粪,以期不知臭秽;蜣螂团粪而化蝉,以其欲修高举也。卿其狗耶?蝉耶?“芸曰:”腐取其价廉而可粥可饭,幼时食惯,今至群家,已如蜣螂化蝉,犹喜食之者,不忘本出。至卤瓜之味,到此初尝耳“
芸以麻油加白糖少许拌卤腐,亦鲜美;以卤瓜捣烂拌卤腐,名之曰“双鲜酱”,有异味。
余曰:“始恶而终好之,理之不可解也。”芸曰:“情之所钟,虽丑不嫌。”
其癖好与余同,且能察眼意,懂眉语,一举一动,示之以色,无不头头是道。

——一个玩物丧志,一个不爱珍宝首饰,都无储蓄,一遇家庭变故就没有风控的能力,唉!很需要有财会知识的人才。两人都不会存钱,最后芸娘生病没有钱治病,为了50两银子还要走几十公里讨债,挥霍无度了吧。吃的乳腐、卤爪都是腌制菜不健康,芸娘生病没有钱治病是导致家庭颠沛流离的主要原因

坎坷记愁由来

人生坎坷,何为乎来哉?往往皆自作孽耳。余则非也,多情重诺,爽直不羁,转因之为累。况吾父稼夫公慷慨豪侠,急人之难、成人之事、嫁人之女、抚人之儿,指不胜屈,挥金如土,多为他人。余夫妇居家,偶有需用,不免典质。始则移东补西,继则左支右绌。谚云:“处家人情,非钱不行。”先起小人之议,渐招同室之讥。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,真千古至言也!